巨头加速扩张,软体家具行业风暴将至

相较于成品、定制等家居领域日趋白热化的行业厮杀,软体家具领域一直显得过于平静。步入2019,这场姗姗来迟的行业风暴终于开始显现。

沙发、软床都是舶来品,早期的消费者尚未养成购买床垫、沙发的消费意识,买一张沙发、床垫,往往也能用上十几年。这十几年来,软体家具潜移默化的发展渐渐深入这一代消费者的心。随着消费者逐渐年轻化,软体家具行业的大发展终于成为不可避免的大趋势。

2017年,全球软体家具消耗总量中国占据首位,美国位列第二。巨大的需求量,带动了软体企业的高速运转,也推动着行业龙头迅速布局抢夺市场。目前看来,软体家具领域仍然缺乏绝对的行业龙头企业。国内软体家具市场行业前四名销售额占行业销售总额的数值仍然不超过20%,发展空间依旧广阔。但几大行业巨头已经初步确定各自位置。

马太效应逐步明显

渠道之争

几大头部企业纷纷布局渠道建设,广设门店,下沉三四线城市,抢占市场先机。各企业2018半年报数据显示,顾家已拥有品牌店近4000家,其中近 95%为经销店。喜临门门店总数超过 1700 家,旗下“M&D”门店总数超过 300 家。敏华控股芝华仕沙发国内门店超过1900家。而根据慕思总裁的说法,慕思已在20多个国家开了3600多个专卖店。

此前,软体巨头敏华控股、顾家家居、慕思、左右沙发纷纷与红星美凯龙布局千店计划,将在红星美凯龙进入千店时代。同年顾家家居、敏华控股与居然之家达成战略合作。

同时,各品牌纷纷下沉渠道,深入三四线及县级市场。顾家在全国成立14个区域零售运营中心,敏华则计划将占比21%的直营店全部专为经销制,进而更快地扩张渠道。

布局全球

发达国家对软体家具的需求,使头部企业不谋而合地加速布局海外市场。敏华控股6月发公告称以5.34亿港元收购一家越南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沙发生产及出口业务。2018财年敏华海外业务营收占比超过43%,未来这一占比还将不断提升。

顾家与喜临门则同时缓步扩张国外。截至2017年12月31日,顾家家居和喜临门出口收入分别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5%和22%。此前顾家频繁收购海外家居企业的举措,同样为布局海外业务打下了基础。

资本融合

顾家与喜临门的资本合作可谓是2018年度爆点之一。从美国软体市场的发展来看,美国软体企业巨头的迅猛发展,便是依靠企业并购来完成。而“品牌营销 + 技术创新”的模式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此看来,顾家与喜临门的联姻,可谓是国内软体行业巨头联手的第一步。虽然这一步走得有点“悬”,但未来五年内必然还将有更多龙头企业完成资本的融合。

吹向中小企业的风暴将至

在头部企业占据资本优势、品牌优势、渠道优势的情况下,中小软体家具品牌正在不可避免地走上成品家具曾经走过的老路。

随着头部企业不断发力,留给中小软体家具企业的市场份额只会不断减少。在技术壁垒较低的床垫领域,这一现象可能更加明显。

更需要提防的是,软体家具行业门槛低,同质化现象比成品家具更加严重。因此,不论是定制企业的忽然跨界,还是头部企业暗自发力的“大家居”战略,它们都会直接导致软体家具尤其是床垫领域的巨幅震动。为了生存,中小企业或许将不得不提速前进,解决痛点的同时主动迎合消费者需求,才能甩开淘汰的浪潮。

从消费者需求来看,年轻一代消费者在选择软体家具时更注重产品设计、品牌和功能。这就意味着中低端软体家具品牌只能创新图存,在外观设计、功能设计方面多下工夫。目前我国功能沙发、功能床垫的渗透率不高,即将迎来高增长的红利期。可以预见,未来的软体家具市场将出现更多新概念和新设定。至于谁是“真功夫”,谁是“假噱头”,消费者自会给出评判。

值得庆幸的是,此前一路飞涨的TDI价格2018年稳定下行,让不少企业能够喘一口气。比起成品家具企业腹背受敌的局面,软体行业还能坐在达摩克利斯之剑下过个好年。

风暴则无可回避。

亿欧作为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始终关注新科技、新理念、新政策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亿欧家居上线装配式装修行业系列报道,旨在向业内人士介绍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共同探讨新生事物成长的可能性。未来,我们会走访更多的企业、约聊更多的专业人士,举办产业论坛,为行业提供更多信息交流和观点碰撞的机会,带来不同的声音。

欢迎关注装配式发展的业内人士积极参与到这一话题的讨论中来,与亿欧携手,助力产业创新发展。 

相关产品

评论